本站搜索:
您好! 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:首页 >> 林业动态
林业动态
林业动态高级搜索:
顶层设计怎样再上一层楼
2013-04-22 |

      14年退耕还林,局部地区脆弱的生态明显好转,不再“开荒就脱皮、下雨就流泥”。这一“退”一“还”,让山河安澜。

        14年退耕还林,1.24亿农民过上了奔小康的好日子,彻底摆脱了“种一坡、打一车、收一簸、煮一锅”的境遇,不再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。

        当生态脆弱区经工程治理,呈现出“山顶林草戴帽子、山腰梯田系带子、山脚库坝穿靴子”的立体景象时,一个新的话题走入了人们的视野——如果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,怎样总结和肯定以往工程建设的成绩、有哪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、继续推进的顶层设计怎样再上一层楼?

        《中国绿色时报》记者就这些问题日前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欧阳志云。

        民心所向,退耕还林让中国更美丽

        “退耕还林工程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典范!”尹伟伦接受记者采访时,多次着重强调了这一观点。

        尹伟伦的这一结论十分新颖,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途径很多,但他认为只有退耕还林工程才是典范。他分析说,“农业结构需要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,就是改善影响生态环境甚至牺牲生态环境的关键部位。而坡耕地恰恰存在着巨大生态危险,水土流失、泥石流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,如果不加以修复,农业必将是环境恶化的趋势,从而限制农业经济的增长”。

        “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,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,使林木庞大的根系固土保水,不仅能稳定山体、减少自然灾害,还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,使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,走出科学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。”尹伟伦从大农业的视角做了进一步的阐释:退耕还林产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链——林下经济,使坡耕地形成了新的产业价值,进而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,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。

        在尹伟伦的眼中,退耕还林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、林业发展、社会进步的新的转折点,它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安全相协调,使良田、良种、良法相匹配;它以星罗棋布的“点状”方式,弥补了其他生态工程“条状”、“块状”所照顾不到的地方;它改变了过去人们“重经济、轻生态”的观念,增强了生态文明意识。

        欧阳志云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做过大量研究,他通过多年研究的数据对比,更直观地再现了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生态改善作出的巨大贡献。

        数据表明,湖南省经过实施退耕还林,从1999年至2005年间,土壤侵蚀降低了30%,地标径流减少了20%;贵州省在退耕还林2-4年后,土壤磷素的流失降低35%-53%;甘肃省民勤县在2006年时,地面风速减少30%-50%,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5%-25%……

        “只要不耕,水土流失现象马上减少;只要不垦,植被很快恢复。”欧阳志云说,这是实践的总结。

        此外,欧阳志云特别强调了劳动力转移对林木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。他的研究表明,我国目前的薪柴砍伐,占森林生态压力的60%-70%。而退耕还林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,极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依赖。
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见,两位专家的观点相当一致,又分别以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成果,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的作用巨大、影响深远,并认为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十分必要,会让工程效能进一步放大。

        胸怀大局,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

        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。在退耕还林工程走过的14年中,尽管也有不足,但肯定是“瑕不掩瑜”。当前,决策者、建设者和受益者们希望工程建设能在14年实践的基础上,搞好顶层设计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 “退耕还林是林业、农业等多行业统筹兼顾、相得益彰的战略思考之果。”尹伟伦认为,只有从大局出发,在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的过程中,才能更好地布下森林根系网络,确保林子长起来、绿起来,林下经济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 尹伟伦建议,要设计高质量的森林结构,并在设计中考虑产业构建、经济效益推进的良法,使退耕地的产出不低于被作为农田的经济效益,不降低百姓的生活、收入;对于有条件的地方,应加快发展林下经济,针对不同区域的优势,构建林茶、林油、林药、林菌、林菜等新的产业模式;林业、农业、水利等多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、形成工作合力,确保实现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 欧阳志云也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,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,既不能‘撒胡椒面’,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装在生态这一个‘箩筐’里”。

        科学规划是退耕还林取得实效的核心。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,严格根据立地质量评价,确定退耕还林地块,不能为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、政治利益而将生态保护型、生态经济型和农业经济型地块混淆;在树种选择上要做到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,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。同时,要明确国家目标和地方目标,不能将教育、医疗、公共事业发展等都装在生态的“箩筐”。

        民生需求是“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关键。目前,退耕还林地的补偿标准还是2004年制订的,在未来发展中,要根据不同经济区域适当提高补偿标准,实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;要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,形成规模农业产业集群;要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,增强农民谋生手段,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;要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情况,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政策,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里生活稳定;要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异同,建设相对集中的居民点,要让农民退下去、住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 科技攻关和推广是提升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支撑。提高退耕地林木保存率、提升还经济林地产值……都将是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因此,要加强科技攻关,探索适宜当地生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种、良法,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使投入降下来、产值升上去,进而用产业巩固成果,实现由国家“补血”到自我“造血”的转变。

        结束采访时,欧阳志云坦言,退耕还林应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,他不主张退耕地过多发展用材林,因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态效益远低于灌木和草地。

        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,决策者在政策设计时、工程实施中,须俯身下探、摸清底数,方能有的放矢、科学施政,才能使退耕还林工程为推进生态文明蓄积正能量,为“美丽中国”绘就新篇章。

[推荐给好友] | 打印本页 | 关闭

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广告服务  | 网站地图 | 服务条款 | 意见反馈 | 支付方式 | 帮助信息

版权所有:  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© 2003-2018     工作时间(周一到周五上午8;30到下午17;30)  闽ICP备12016890号
E-mail:service@chinaforestry.net 传真:0086-591-83568281 电话:0086-591-83568282 835682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