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化病:指叶面均匀地变为黄白色,根据病原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,即生理性黄化病与病理性黄化病。
(一)生理性黄化病:该病病因较多,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,多发生于喜酸性植物时新叶发黄,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。此外缺硫、缺氮以及光照过强、浇水过多、低温、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。此类病害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、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,一般不需用药。
(二)病理性黄化病:这是一类由类菌原体(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)引起的传染性病害。病理性黄化病与生理性黄化病的区别在于:前者有传染性而后者无,前者在发生黄化症状时常常伴随丛枝现象(不定芽增生变多成“扫帚状”)发生。
防治方法:
1.及时防治叶蝉等病源传播介体;
2.改进繁殖方式,避免通过嫁接等方式传播;
3.采用无毒母株繁殖;
4.药剂防治:采用四环素等药剂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