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恩桉速生丰产示范林营建技术
1 育苗技术
邓恩桉采用实生育苗方法,在苗圃地播种育成小苗,当小苗长出2对真叶时,再移栽到营养杯进行苗期管理,苗高20~25 cm时可移出苗圃造林。
1.1 圃地选择与苗床建造 圃地选在交通方便,排灌条件良好,地势平坦、土壤肥沃疏松,土层深厚,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宜,不宜选择种过蔬菜、瓜类的土地。苗圃地畦面宽100 cm、长度8~10 m、高20 cm,以草皮灰25~50 kg,复合肥2 kg与表土充分拌匀平整畦面,用0.3%高锰酸钾水液进行土壤消毒后再播种。
1.2播种 桉树种子不经处理即可播种,经试验,利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比未处理的种子提前5~8 d出苗,并能提高出苗率,促进苗木生长,其中以500 mg/kg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.5 h处理效果最佳。冬播在11月至翌年1月,春播在2月至3月,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种,天晴时进行。种子与10~20倍的细黄心土拌匀,一般种子用量在10~12 g/m2。播种后用过筛的消毒细土覆盖一层或盖一层新鲜黄心土,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(0.5 cm),再覆盖一层新鲜松树叶,淋水保持湿润,并加盖黑网或塑料膜,注意通风透气。
1.3 苗期管理 (1)及时揭网和揭膜。当幼芽开始出土时,要分批适量揭网和揭膜,揭网揭膜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。 (2)除草。幼苗出土后即开始拔草,要除早、除小、除了,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。 (3)装营养杯。移栽前1个月,用黄心土40%、火烧土30%、河沙30%与基肥拌匀(少量的钙镁磷肥),然后装杯排成畦。 (4)移栽。在早上或阴天进行。当小苗长出2对真叶时,开始移栽到装好的营养杯里进行管护。移栽时先将营养杯淋足水,小苗移栽用生根粉浆根,提高成活率,移栽后宜早晚淋水。 (5)追肥。当幼苗长出4~5片真叶时,每7 d淋施0.3%复合肥1~2次,或淋施人粪尿2~3次。
1.4病虫害防治 邓恩桉育苗中,为预防病害的发生,在2~4月间,每隔7~10 d喷洒1次0.3%的等量式波尔多液,或800~1 000倍的多菌灵,连喷3~4次进行预防。食叶害虫一般发生在3~5月间,用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洒。如遇多雨季节,要及时排水,田间不能积水。
1.5苗木出圃 当苗生长到20~25 cm高时,可分一、二级粗壮苗出圃造林。弱、病、残及分叉严重的等外苗应废弃不用。
2速生丰产栽培技术
2.1 整地与造林密度 造林地应选在交通方便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平地、开阔向阳坡地,坡度不超过25°丘陵山地,对于这些造林地首先砍杂除荒,然后炼山整地。整地的方式有3种:(1)台地、平原、缓坡(5°以下)的造林地采用机耕开垦,深度30 cm;(2)坡度较大的低丘山地(6~15°)采取人工撩壕,上宽60~100 cm,下宽50 cm,深40 cm,撩壕按等高线进行;(3)坡度超过15°但不超过250的丘陵山地,最好采用人工整地,即人工挖大坑,然后扩坑成带,带宽1.5 m,深翻15 cm,带面为反水平。在造林前1个月整好地。一般造林密度采用3 m×3 m,3 m×4 m。
2.2挖坑与施放基肥 全垦及撩壕整地挖坑规格为40 cm×40 cm×30 cm,带垦地挖坑规格为50 cm×50 cm×40 cm。根据各地肥源不同,可分别采用:杂草厩肥、火土灰、塘坭、垃圾肥,经沤熟后,每坑2.5~5 kg,加磷肥0.25 kg作基肥或每坑放复合肥0.25~0.4 kg作为基肥。回填时,先将肥料和肥土与泥土放人坑内拌匀,将土填满比原地面高约15 cm即可。
2.3造林技术 2~4月最佳,选择阴雨天或土壤湿润时进行。苗木定植前淋透水。定植时,若是袋苗还要剥去塑料袋后放人坑中回土压实,再填一层表土。种植深度比原根系深2~3 cm,即在坑中央挖一植树坑,将苗木的塑料袋全部剥除,苗木放入坑内,扶正,再填入细土,压实(不要伤害根系),再覆一层细土至苗木根茎处2 cm即可。如遇天旱无雨,需淋足定根水。
2.4抚育管理 造林7 d后即检查成活率,成活率低于95%的要补植,未成活的必须及时补苗,在定植后1个月内完成。造林后当年和第2年4~6月,每月除草松土及追肥1次。追肥结合松土进行,时间为4~6月。施肥量:当年施尿素163 kg/hm2,钙镁磷肥714 kg/hm2,钾肥89 kg/hm2;第2年施尿素163 kg/hm2,钙镁磷肥357 kg/hm2。注意防治病虫害和防止人畜破坏。虫害主要有白蚁,可用敌敌畏和灭蚁灵的复配农药进行防治。